许多年前,农家人自己犁地、种小麦、收割、磨成面粉,再烘烤成馒头和饼;
后来,集市贸易兴起,人们在市场上直接买面粉带回家烹制糕饼,不再亲自从事田间劳作;
再后来,城市里出现了专业烘焙糕点的面包房,他们直接采购上等的面粉原料、采用先进的烘焙工艺和科技设备,可以大量快速地制作更精致美味的各式糕点——顾客可以很方便地到店里消费购买,从不操心面粉、小麦、麦种的事情。
......
技术发展推动社会分工,食品产业如此,软件行业也不例外。几十年来,软件生产一直沿袭传统的编程开发模式,由技术人员编写程序代码来实现软件系统的各项功能,如同上面举例的从自行耕种小麦开始做馒头一样效率低下。
自2000年起,业务基础平台出现,这是一种用于快速、灵活生产软件的软件,其本质就是一种构件平台,以业务为导向、可快速搭建应用系统的构件平台。它集聚了构件快速、灵活可以复用的优势和面向管理的优势,形成了管理与开发的分层,特别适合业务快速发展中的信息化实现。业务基础平台已经发展成为业界最先进的软件生产工具,它从软件工程的系统架构上为客户项目提供了成熟的基础保障,这种保障贯穿于从需求调研到系统设计到开发测试到运行维护到功能扩展的整个软件生命周期内,不仅使得软件公司的开发效率得以大幅提升、而且在软件项目交付用户使用后的长期运行维护阶段,也使得软件公司可以不再受技术经济限制、相对快捷(低成本)地为用户持续调整、完善和扩展软件系统。基于业务基础平台进行软件开发,就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可以看得更高行得更快更远。据计世资讯和互联网实验室的评估,业务基础软件平台将成为21世纪软件新的生产力。
观辰智能平台是零代码级的业务基础平台,就是软件产业的面包房。这种新兴技术产品的设计理念和应用诉求就是为软件用户提供不依赖源代码编程的软件功能模块开发配置能力。用户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自行或依靠观辰工作人员基于平台从事任何需要的应用功能发展与维护工作——零代码配置模式根本不需要接触平台底层源代码,却能提供更灵活更宽泛的软件功能实现能力以及相较传统编程模式高出数倍的系统发展与维护效率。
观辰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零代码智能平台为各行业用户提供软件技术产品实施培训、二次开发和项目定制服务。在开放智能平台配置功能授权情况下,用户的非技术型工作人员通过学习实践,可以逐步做到基于平台自主发展和维护交付运行中的软件系统,而且时间越长、这种经验能力的积累也会越丰富——学会如何使用观辰智能平台,比拥有观辰智能平台底层的四十多万行高难度源代码对用户来讲要实用得多(参考阅读:《不要迷恋源代码》)。
观辰零代码智能平台采用基于微内核的插件式架构体系,在微内核部分保持业务无关性,而在可自由组合的插件部分保持与业务的紧密相关性。先进的架构体系赋予观辰智能平台在搭建应用上的高度灵活性。内核不绑定具体应用,完全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情况来选用不同的插件。观辰智能软件平台拥有大量自行或第三方开发的应用插件可供选择(例如:航信系统的PNR解析、邮件客户端、短信机器人、Office文档控件等),而且在已有插件无法满足功能需求的情况下,可以很方便地开发扩展新的插件——不论是由观辰开发、用户自己开发或是委托第三方开发,都可行。所以,选用观辰智能平台,就在开放的技术环境下拥有了无限扩展的空间。
用户委托观辰定制软件项目,在不影响观辰项目人员正常工作推进效率前提下,我们欢迎用户派员参与观摩项目配置开发工作,以便学习掌握观辰平台使用知识和经验。如用户人员需要专门的培训服务,我们也有相应的收费培训服务业务政策可供参考。
观辰智能平台历时多年专注研发,平台源代码是观辰领先业界的核心技术资产,是不可能随同软件项目成果一并交付客户的。就好比买一个面包不能要求人家连面包房甚至种植小麦的土地都给你——你拿着也没用处。事实上,网络上能找到的一些开源项目或低价转让源代码的个人软件,都是不具备商用成熟度和市场推广价值的。美味面包需要上等面粉和精良烘焙工艺,上等面粉来自于优良麦种和精细化耕种——光有麦种,不会耕种和烘焙工艺,还是做不出美味面包的。同理,软件用户若希望在信息化管理应用工作上找到高起点并能走很远,就要选择站在观辰零代码智能平台这样的巨人肩膀上前行(从事软件项目建设工作),而不要奢望拥有巨人的双脚和那双巨大的鞋。